-
2020-04-22 16:12:49 720
Platycerus akitaorum 琉璃锹栖息地为日本纪伊半岛,成虫体色多位绿色到蓝色,有较强的光泽,大颚短,端部到中央有连续的4各内齿,前胸背板前缘更加锐利,鞘翅上刻点较粗糙条纹浅而细。查看详情
-
2020-04-21 16:26:21 838
四国琉璃锹主要分布于日本四国山岳地带1000m海拔以上落叶阔叶林,成虫发生季为5~6月,体型较细,前胸前部较窄,后角比较尖锐,前胸光泽度强,鞘翅条纹较浅且细。查看详情
-
2020-04-21 15:20:22 556
川田琉璃锹栖息于日本关东至本州中部地区,雄虫体色为绿色或蓝色,身型细长且光泽度强,鞘翅条纹较少,大颚较短,雌虫产卵喜好产于较细的朽木之中。查看详情
-
2020-04-24 16:52:47 1320
日本小琉璃锹主产地为日本东北地区东南部~关东地区北部,成虫每年春节开始现身,幼虫栖息于朽木内;雄虫大颚短,基部上方内齿宽阔且分叉,前胸背板后角小而尖锐,体色有青蓝色,紫色。查看详情
-
2019-05-29 14:50:39 6252
日本深山锹甲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,属于较大型的深山锹,按牙型大致可以分为普通型、富士型,以及虾夷型,这三种牙型个体最大的差异在于基部附近的内齿发达程度。查看详情
-
2019-05-15 16:46:07 1657
冲绳肥角锹主要栖息地为日本冲绳群岛,小型肥角锹,饲育纪录个体也仅有29mm。雄虫大颚较短,有较强的弯曲幅度,眼缘后方有尖锐突起,鞘翅部分偏短,整体身型给人以短胖的感觉。查看详情
-
2020-04-02 15:21:07 3796
日本肥角锹甲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区,其体色为黑色,鞘翅光泽感较强,有鲜明的条纹,大鄂短而弯曲,具有较大的内齿且水平突出,目前纪录个体雄虫为33.6mm,含原名亚种总计有7个亚种。查看详情
-
2020-03-12 16:10:17 4376
吐噶喇锯锹(恶石岛锯锹)主产地为日本九州南部的吐葛啦群岛,是日本保育物种已经禁止采集输出,是日本锯锹中体型最美的亚种,体型狂野,雄虫大颚如僚牙明显向下弯。查看详情
-
2019-03-29 16:14:39 1948
奄美鹿角锹主要分布于日本奄美大岛和德之岛,是目前鹿角锹中体型最小的品种,大型雄虫大颚上下弯曲度较强,端部末梢有分叉,体色为黑色~黑褐色,前胸侧边缘呈锯齿状,饲育繁殖简单。查看详情
-
2019-05-22 10:09:09 2748
日本鬼锹形虫大鄂很短,有点往后弯;大鄂的前端和尾端都有牙,雄虫14-19mm,雌虫15-18mm。栖息于阔叶林流汁树木上;但在日本以西的地区,则曾栖息在海拔稍高的山毛榉林或是水栎树。查看详情
-
2019-05-22 10:45:53 4171
对马鬼锹主要分布于日本对马岛,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北地区,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所分布,是鬼锹中体型最大的品种,和我国的大卫鬼锹相似,雄虫大颚呈细长的直线型,小内齿呈锯齿状。查看详情
-
2019-08-19 14:43:32 1778
八重山圆翅锹形虫栖息于日本冲绳县石恒岛和西表岛(八重山群岛),野外成虫10~11月则呈爆发状态,雄虫大颚略有弯曲上下幅度较宽,基部上有朝上的三角形齿突。查看详情
-
2019-03-06 17:20:10 1838
日本斑纹锹形虫是日本最小的锹形虫;雄虫4-6mm,雌虫4-6mm;喜欢在腐朽的樱花木和马醉木中;成虫从3月开始出现,几乎不会离开原本栖居的朽木,通常同一朽木中可以繁衍多代。查看详情
-
2019-08-21 14:38:38 2240
八丈岛锯锹形虫正如其名,这种锹形虫是伊豆群岛中八丈岛的特产。它的大鄂短而细,体型矮胖;主要在白天活动,不擅长飞行,大多靠爬行行动;幼虫饲养简单,使用发酵木屑即可,温度20-26度。查看详情
-
2020-05-28 16:27:47 6446
日本小锹在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我国辽宁、台湾均有分布,从平地到海拔1200米的山区广泛都能见到其身影,每年5月至10月是其发生期,也是小锹亚属中最大品种。查看详情